沙子变金子 大漠深处吃上“旅游饭”
发布时间:2025-08-21 13:45:29  来源:人民网  作者:admin  点击:1408次

乘车沿着笔直的沙漠公路前行,起伏的沙丘勾勒出一条条波浪线,转过一个弯,伫立着的沙漠之门和一汪池水便呈现在眼前。

虽然天气炎热,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的三五九旅文化旅游区里仍有不少游客打卡拍照,一些游客或骑着骆驼,或驾驶起越野车驰骋沙场。 

塔克拉玛干·三五九旅文化旅游区沙漠之门景区。人民网记者 焦磊摄

塔克拉玛干·三五九旅文化旅游区沙漠之门景区。人民网记者 焦磊摄

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紧邻塔里木河南畔,“风吹石头跑”曾是这片土地的常态。几十年来,这里在一代代军垦人的辛勤劳作下,开垦出一片片绿洲和良田,焕发蓬勃生机。如今,一条纽带——“浙江对口援疆”工作,让这片大漠绽放出文旅之“花”。

2024年,浙江台州市援疆指挥部投入6000多万援疆资金,启动“塔克拉玛干·三五九旅文化旅游区‘闪耀明珠’改造项目”,构建具有个性化魅力的文化休闲旅游区,为这里独特的沙漠旅游资源注入文旅发展的强劲动能。

“在援疆资金的助力下,我们按照‘微改造、精提升’的策略,对景区启动改造工程,让沙漠资源焕发出新生机。”阿拉尔市塔景联景区负责人王昶嵩介绍,2024年10月建成投用的驼铃泉项目,已成为游客沉浸体验的打卡点;引入的浙江雷迪森亿曼酒店品牌的沙漠方舟酒店预计将于今年正式营业,为沙漠之旅增添舒适体验;睡胡杨景区通过改造升级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为游客呈现沙漠胡杨的坚韧身姿。

“这里的风光非常奇特,越野穿越沙漠的体验也是其他地方无法获得的,玩得非常开心。”来自山东济南的游客王浚哲对记者表示。

阿拉尔市塔景联景区运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胡丹介绍,近年来,在援疆项目和资金的驱动下,阿拉尔市的旅游资源被“串珠成链”,形成了一条兼具大漠风光、胡杨生态和军垦文化特色的旅游带。

“这里是我们中国最大的沙漠,要在保护生态的基础上,将沙漠的景观特色形成旅游产品和业态,通过吸引文旅项目、创办自主品牌拉力赛等举措,更好地释放文旅活力。”胡丹说。

据了解,台州市在2024和2025年分别投入援疆资金6100万元、4470万元用于建设改造景区,重点推动打造集文化内涵与自然风光于一体的“沙漠塔河胡杨军垦文化旅游明珠带”,推出塔克拉玛干沙漠之门越野挑战赛、沙漠文化旅游节等九大特色节庆活动,目前已实现年均接待游客60余万人次,文旅产值超3200万元,带动1500人就业。

景区本地员工张培荣向记者表示,在此之前,当地人在乡里大多从事一些基础性的工作。随着景区发展以及用工需求的增加,给当地人提供了一份稳定的工作。

“景区发展得越来越好,游客也越来越多,收入也日益增加,我们也可以吃上旅游饭了。”张培荣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