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发族租房难题待解
发布时间:2025-07-31 11:21:42  来源:中国经济网  作者:admin  点击:1856次

当前,我国租房群体规模持续扩大。作为租房大军中不可忽视的一类群体,老年人因为年龄问题在租房时遭遇区别对待,“3天被拒18次”“宁愿空置也不租给老年人”“老人入住租金上涨20%”……种种现象不时发生,给老年人生活带来了不小的困扰。为何有人不愿租房给老年人?如何解决银发族租房难题?

老年人租房难,远非一句挑剔可以概括。一方面,由于身体机能逐渐退化,老年人对居住环境有着更高、更特定的要求,一些在年轻人看来不太起眼的小毛病,对老年人而言却是很大的困扰和不便。另一方面,房东普遍担心老年租客在租住的房屋中出现意外或紧急情况,单纯依靠租房合同又很难厘清权责关系,一旦发生风险,房东可能面临繁琐的后续事宜,甚至陷入法律纠纷。此外,沟通不畅、生活习惯难磨合、智能家居产品误操作、提前退租不稳定,种种成见也让房东和中介认为老年租客的维护成本更高,从而采取简单拒绝的方式规避“麻烦”。

老年人租房难,折射出社会对老年群体居住需求的认知不足。许多人仍固守“老人自有房或随子女居”的陈旧认知,认为老年人租房属于小众需求,无视人口结构深刻变迁下的新现实:不少老年人因务工经商、照顾孙辈或寻求更好医疗资源等原因迁居其他城市,异地养老群体扩张,“以租换租”越发常见,等等。

破解这一困局需多维度、系统性发力,校准认知偏差,补齐制度短板。

必须正视并激活银发租赁市场的巨大潜力。这不仅是解决痛点的路径,更是银发经济一片亟待开发的蓝海。当前房屋租赁市场主要面向年轻人和中年人,鲜有专门面向老年人的租赁产品和服务。面对这一市场空白,相关企业应抓住机会,另辟蹊径,聚焦老年人的独特需求,开发服务老年群体的租赁平台。同时,通过引导、激励或者合作改造,提供“老年友好型”住房,提升此类房源供给比例。

有关部门应积极行动,兜牢“老有所居”的民生底线。比如,加速适老化改造进程,大规模推进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公共空间无障碍化改造、家庭适老化改造补贴,从根本上扩大“宜居”房源基数。同时,探索发展适老化改造社区、老年友好型保障性租赁住房、医养结合型租赁项目等,为不同需求的老年人提供多样化、可负担的选择。

破解老年人租房难,还需要给房东吃“定心丸”。对提供适老房源的房东或机构给予税收优惠、改造补贴等实质性激励。此外,针对老年人租房可能出现的易发多发问题,通过创新保险产品、优化担保机制等方式规范涉老住宅的开发和运营,从而合理分散和转移风险,既免去房东的后顾之忧,也让老人安心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