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房子”建设正在持续推进。绿色、低碳、智能、安全的“好房子”离我们越来越近,甚至已经在我们身边。“好房子”是系统工程、应用场景、新产业、新赛道。“好房子”不仅满足人们的居住需求,对于扩内需、稳增长都会发挥重要作用。推动“好房子”建设需要多方形成合力。
好标准引领“好房子”建设。“好房子”标准体系日益完善,我国还将全面提高设计、材料、建造、设备以及无障碍、适老化、智能化等标准。于今年5月1日起实施的国家标准《住宅项目规范》是对“好房子”建设的底线要求。各地还根据自然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以及市场供需情况,探索在国家层面标准基础上进一步细化、提升有关技术措施要求或者出台指导意见。
9月26日,上海市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本市住宅品质提升的规划资源若干意见》,旨在从加强城市设计、提升环境品质、完善住宅建筑功能、实施城市更新、提升服务和治理水平五个方面推动新建和存量住宅品质提升。目前,已有多个省市出台文件,因地制宜完善“好房子”标准,以好标准引领当地“好房子”建设。
示范项目有望带动更多项目建成或改造成“好房子”。近日,河南省公布首批“好房子”建设项目案例,共38个项目,分为保障性住房、既有住宅改造、已竣工新建住宅、在建新建住宅四类。河北省也提出以“好样板”示范引领,在全省挖掘本地有特色、有亮点的“好房子”工程项目,从新建住房和既有住房改造提升两个维度,打造一批可感、可见的“好房子”样板,推动“好房子”理念加速落地见效。公布好房子建设项目案例和推进“好样板”建设,可起到示范带头作用,让建造改造好房子蔚然成风。
“好房子”建设不能忽略好服务。“好房子”不仅要有良好的硬件设施,同样需要好服务以提升“软实力”。各地应积极实施居住服务提升行动,下大力气提高物业服务水平,支持养老、托育、家政等线上线下的生活服务,为居住生活提供更好服务,也能让企业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我国人口老龄化加速到来,是否能接受更加便捷的养老服务越来越被大家重视。远洋集团椿萱茂以多年开设养老机构的经验深入社区,位于北京东四环的远洋天地小区中就设立了椿萱茂社区养老驿站,不仅为行动便捷的小区老人提供了活动场地,还能做到工作人员随时入户,细致入微的养老服务直接送进百姓家中。
“好房子”建设离不开企业的积极探索。“好房子”建设引导房地产业和建筑业从过去注重速度、数量,转向追求高质量、新科技、好服务。目前,众多企业将建设“好房子”作为重点工作。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为守住质量底线,解决居住痛点,推出“好房子”营造体系,为住宅品质提升编制了系统解决方案,最近又为首批4个践行项目授牌。对于企业而言,谁能为群众建设“好房子”、提供好服务,谁就能有市场,有发展,有未来。
“好房子”需要好设计、好材料、好建造。“好房子”需要设计师们精心设计好每一栋房子,让每一平方米都能够物尽其用、物有所值。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办的全国“好房子”设计大赛正在进行,一些省市也举办了自己的“好房子”设计大赛。“好房子”建设为好材料的研发和推广提供了广阔空间,各地着力推动新材料的研发应用,发展绿色建材,不断提升建筑材料的保温、隔热、防水、环保等性能。“好房子”离不开科技赋能,绿色建造、智能建造等新型建造方式正在得到推广。
“好房子”将越来越深入人心。过去,在很多人心目中,买一套更大面积的房子基本上可以和居住条件改善画等号。未来,当你向朋友介绍新购置住宅时,可能会首先强调,我买的可是一套“好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