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领域氧化亚氮排放控制行动方案印发
发布时间:2025-09-24 20:11:05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admin  点击:1239次

科技日报讯 (记者李禾)记者9月21日从生态环境部获悉,生态环境部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日前印发《工业领域氧化亚氮排放控制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为未来一段时期我国工业领域氧化亚氮排放控制工作定下基调、明确方向,不仅对开展工业领域氧化亚氮控排具有指导意义,也将对工业绿色低碳转型产生积极影响。

氧化亚氮是全球第三大温室气体,也是重要的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其增温潜势约为二氧化碳的300倍,化学性质较为稳定,大气寿命在百年以上。根据最新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数据,2021年,我国氧化亚氮排放量约占国内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4.3%,工业领域氧化亚氮排放量约为1.54亿吨二氧化碳当量。

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有关负责人说,我国工业领域氧化亚氮排放主要来自己二酸、硝酸和己内酰胺的生产过程,己二酸行业是工业氧化亚氮最主要的排放源。工业领域氧化亚氮排放相对集中、行业聚集程度较高,排放处理的技术路线也较为成熟,因此,率先在工业领域开展氧化亚氮控排工作具有较高可行性。

《方案》提出,要通过进一步完善相关控制政策,显著提高减排技术创新能力和排放管理能力,有效提高工业领域氧化亚氮排放控制和回收利用水平,推动己二酸行业、硝酸行业、己内酰胺行业单位产品氧化亚氮排放量持续下降。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副主任丁丁表示,工业领域氧化亚氮排放的有效控制,兼具减缓全球温升的气候效益、协同控制污染物的环境效益,以及资源化利用的经济效益,能助力一体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工业领域氧化亚氮控排不仅能直接降低排放强度,还可激励相关企业革新生产工艺、优化反应条件、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引导企业加大绿色低碳技术研发投入,助力我国工业产业链向绿色低碳、安全高效、可持续发展方向转型。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研究员马翠梅说,自2021年起,我国逐步将硝酸生产过程的氧化亚氮排放数据报告纳入全国碳市场;在技术研发方面,我国已有企业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减排技术,减排效率接近国外产品且成本更具优势。下一步,有关部门需要研究出台系列细化配套措施,实现《方案》提出的控排目标,提高我国应对气候变化能力,为全球工业领域氧化亚氮治理提供“中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