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会现场。人民网记者丁亦鑫 摄
人民网北京10月27日电 (记者丁亦鑫)俗话说,伤筋动骨一百天。那么,骨折后是不是最好一直卧床休息?休养期间该如何补充营养?10月27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时令节气与健康”发布会,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主任医师李庭在会上回答了人民网记者这一提问。
李庭表示,“伤筋动骨一百天”是中国的一句老话,但如果就理解为骨折之后一定要一动不动,这肯定是不对的。骨折治疗是为了获得更好的功能康复。除了骨折的愈合,还有关节的灵活程度和肌肉的力量,如果伤后长时间不动会造成关节的僵硬和肌肉的萎缩。
“不管是静还是动,不能走极端,我们强调动静结合,要根据骨折和治疗的实际情况来适当活动。”李庭说。
关于休养期间的营养问题,李庭表示,营养的确是影响骨折愈合一个特别重要的问题,但不能简单的补。“骨折后本身运动量会大大下降,如果没有限制地去补一些脂肪类、碳水类的食物,可能会让病人体重反而在运动量下降过程中大大增加,这样会让受伤的肢体、尤其是下肢增加负担,不利于肢体功能的恢复。”
同时,李庭还提到不适当的饮食也会增加体重、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代谢功能的异常、关节损伤以及由此带来的很多心理健康的问题。因此,李庭建议要以均衡饮食为主,适当地加强蛋白质、维生素的摄入,比如瘦肉、鸡蛋、牛奶,还有新鲜的蔬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