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焦柳铁路928公里附近人头攒动,机器轰鸣。近百余名施工人员整装待命。
8时30分,随着施工命令的下达,对讲机声、机械轰鸣声、工人的吆喝交织在一起,汇成忙碌的作业“进行曲。”
焦柳铁路,是连接河南焦作与广西柳州的客货共线铁路,贯穿华北、华中和华南地区,承载着武陵山区百姓出行与货物往来的任务。为彻底整治该处边坡稳定性差,易发生边坡溜坍,崩塌落石等地质灾害,张家界工务段组织施工人员进行彻底整治,确保焦柳铁路行车安全。
“安全带挂钩必须扣好!安全帽带系紧!”张家界路基车间57岁的施工负责人苟建军手持扩音器,沿着检查通道逐一点检。工长罗超和班长仇开来紧随其后,手里的记录本上密密麻麻标注着每个作业面的安全巡查结果——这是他们每天雷打不动的“早课”。
施工现场地势险陡,地质条件复杂松软,近乎90度的陡坡让施工难度增加不止一倍。
“这活儿可不好干,坡这么陡,石头又松散,稍不注意就可能出问题。”施工员苟建军说,“陡峭的山坡不仅增加施工难度,更对施工工艺、标准质量及现场作业安全等方面提出高的要求。”
在施工现场,作业人员需要在近乎垂直的坡面上钻孔打锚杆,灌浆时水泥浆要运送至垂直近180米的山顶;挖抗滑桩的难度就更大了,作业人员要一铲一锹挖基础,最深达14米,每挖1米就得浇筑混凝土护壁,坑内通风差、渗水多,还得提防塌方,施工难度可想而知。
“材料运输也是个大问题,线路上方有接触网,机械臂展不开,困难地段全靠手抬肩扛。”罗超介绍道,“但我们必须克服一切困难,确保施工按期完成。”
为保障材料搬运安全,张家界路车间制定专门运输方案,利用现场4座涵洞作为专用运输通道,在涵洞口加装防护栅栏,并在通道内铺设反光警示条,通过调整不同班组作业时间,将材料搬运时段与主体施工高峰期错开,有效减少了交叉作业风险,确保铁路行车安全。
作业过程中,张家界路基车间党总支的党员们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他们以身作则,冲锋在前,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我是党员,又是施工员,必须起到带头作用,给年轻人树立榜样。”苟建军说道。他带着罗超仔细检查施工关键处所部位,一边检查一边讲解,将自己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年轻人。
“队伍管理就像编钢丝绳,每个卡扣都得拧到位。”在边坡网格梁上,班长仇求开来正用红漆在安全绳系挂点标注检查记号,他转头对罗超晃了晃手里的巡检记录本道。
仇开来手中的本子上记录着作业的安全风险点,用红蓝双色的笔区分安全隐患等级程度。“安全管理既要当‘婆婆嘴’又要有‘千里眼’,发现违章行为要坚决制止,只有坚持作业标准,才能确保作业安全。”他说。
“天气预报说今晚有雨,材料记得盖好防雨布。”傍晚时分,结束一天的工作,工长罗超和施工员商议明天的作业内容,“防雨布、排水泵我等下再检查一遍。”施工员苟建军说。
暮色渐深,施工板房透出的灯光下,在深山显得格外明亮,今年暑运以来,张家界路基车间完成施工23件,处置防洪抢险16处,完成路肩整修24.9km、栅栏封闭19.123km,检查路基208km,累计发现重点问题病害3处。他们以安全为基、以质量为纲,为推动铁路发展贡献应有力量。(朱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