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已入秋,酷热依旧。8月28日上午10时,南昌高铁基础设施段南昌西城际接触网工区副工长宋旺和工友正头顶烈日,在昌九城际铁路旁,为接触网设备测量“体温”。
作为高铁的“能源中枢”,工作电压2.5万伏的接触网,在烈日灼烤和风吹雨淋的影响下,表面可能出现腐蚀和氧化,氧化层会使电阻率增加几十倍甚至上百倍。此外,动车组高速通过时,弓网频繁振动,接触网连接部件有时会发生肉眼难辨的松动,造成接触不良产生微弱的放电现象。这些都会导致接触网、受电弓的连接件过热,对行车安全形成潜在风险。因此,给接触网测温“体检”显得尤为重要。
“给接触网测温一般选在10时到16时间,气温越高,设备的运行状态越严苛,越容易暴露出问题。”宋旺手持红外测温仪,用望远镜观测接触网状态,等待动车通过。
“来了,准备好!”一列动车组飞驰而来,宋旺迅速直起身,举起测温仪,观测动车组列车经过时接触网温度变化状态,列车经过后,宋旺用胳膊擦了把汗,转过身背着太阳观测红外测温仪的显示的数据。
“有处异常发热点,晚上申请个天窗!”宋旺盯着测量出数据,和身旁的00后新工张峻铭说道,张峻铭记录下来后,宋旺继续解释,“接触网上网点或隔离开关与其相邻设备的正常相对温差在35%以下,温差超过35%,设备就可能存在缺陷,需要介入处理。尤其动车组运行中持续取流,这时候测温才更精准,我们才能更好地掌握设备状态,提前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保障铁路的安全运行。”
“没使用测温仪前,我们通过张贴在设备关键位置的感温变色贴纸的颜色,来判断设备温度是否异常。”宋旺介绍到。如今,借助红外测温仪,接触网工们可以随时掌握高温环境下供电设备的运行温度及状态,以往肉眼不易发现的设备松动隐患,在红外测温仪下无处遁形。一旦发现接触网“高烧”,便能在第一时间采取应对措施,设备巡检效率与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
“平时三个月覆盖测温一次,暑运期间每个月都要覆盖测温一次。”张峻铭说,夏天高温高湿,暑期动车组列车开行密度加大,接触网设备损坏的概率也成倍增加。“不仅工作量大了,主要我们的工作是‘白加黑’模式,需要调整作息时间。”
白天经受烈日“烤验”,晚上还要适应熬夜。检测到需尽快处理的设备病害后,宋旺和工友利用高铁凌晨的“天窗点”,从白天的“把诊问脉”化身为夜色高空中的“高铁医生”,他们登上作业车,手握专用工具,在5米半空中近距离为接触网设备疏通电流“堵点”,顺利消除异常发热点隐患,确保设备安全稳定。
对于接触网工来说,宋旺和工友早就习惯在高温、高空、高压的“三高”环境下工作。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的付出和坚守,保障了动车的安全畅通,守护着旅客的平安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