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日10时14分,搭载着180件高铁快件的G123次列车从北京南站开往上海虹桥站。该趟列车预留第14节车厢装载快件,列车在发车前半小时,工作人员将高铁快件整齐的码放在站台上,按照16人一班组,在10分钟之内,将货物整齐码放在车厢内,不影响旅客正常乘降。
又是一年“双11”,高铁快件以其创新模式、精准服务和可靠保障,正为现代物流注入新动能,彰显中国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的坚实步伐。
织密网络提升效能,筑牢便捷物流“大动脉”。高铁快运的迅猛发展,首先得益于其不断延展的网络覆盖与精准投放的运力支撑。如今,“高铁急送”服务已拓展至全国196个主要城市,形成了广泛高效的物流网络。客户只需“足不出户、微信小程序下单”,即可享受“最快4小时门到门当日送达”的极致体验。这背后,是精细化的运力组织与调度。以北京为例,中铁快运北京分公司每日安排利用车厢富余空间及高铁快运柜的载客动车组达450列以上,同时清晨开行全列无乘客、可满载快件的确认列车3列。在“双十一”这类业务高峰期间,更灵活开行设有快件预留车厢的动车组约5列,并辅以普速旅客列车行李车、时速160公里特快班列等多种运力,构建起一个多层次、广覆盖、高时效的快运服务体系。这张日益密集的物流网络,正将高铁的速度优势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流通效率,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劲的物流动能。
创新服务精准施策,满足多元市场“新需求”。面对市场日益多样化、精细化的物流需求,高铁快运主动作为,推出了一系列定制化、高品质服务,展现了强大的市场适应性与服务创新力。针对生鲜食材、果蔬、3C数码等对时效和条件敏感的产品,量身定制运输方案;对于安全保密要求高的货物,提供“高铁专人送”服务,实现专人手提、全程押运、专车取送,确保了万无一失;特别是对于温控药品、检测试剂、生物样本等冷链产品,采用先进可靠的制冷设备和蓄冷包装,实行全程精准控温。以客户为中心,持续优化服务供给的模式,不仅提升了高铁快运的市场竞争力,更有效满足了新业态、新模式下的差异化物流需求,推动了相关产业的升级与发展。
协同联动强化保障,守护安全高效“生命线”。高铁快运的高质量运营,离不开各环节的紧密协同与严密的安全保障。为确保“双十一”等关键时期运输顺畅,北京南站、北京西站、北京朝阳站等主要客运站与中铁快运公司进行了全流程部署,建立了高效的信息沟通机制,实现了对现场情况的动态掌握。车站方面安排专人现场盯控,加强快件运输管理,同时强化旅客安全出行的宣传引导。对于装卸量较大的列车,则增派骨干力量,有效增强了现场作业能力和整体运输组织效率。在列车飞驰的途中,客运乘务人员加强巡视检查,确保货物码放牢固和通道畅通,并与中铁快运人员规范完成快件交接。这套由站到车、由运输到交接的协同作战体系,共同筑牢了高铁快运安全、有序、高效的运营基础,确保了物流服务品质与旅客出行体验的双提升。
疾驰的高铁,传递的不仅是货物,更是效率、信任与希望。高铁快运的蓬勃发展,是铁路部门积极响应市场需求、服务国家战略的具体体现。未来,随着网络的进一步优化和服务的持续创新,高铁快运必将在构建现代流通体系、服务高质量发展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释放出更为巨大的经济与社会价值。(陈二林、李振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