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高的个子,圆圆的脸蛋,清爽的发型,一看见学生,她的眼睛笑得像弯弯的月牙......湖北省黄冈市武穴市余川镇松山咀小学教师曾丽娟走在校园里,“曾老师好!”孩子们都会跑到她跟前问好。
勇于创新是教师最好的“通行证”
在课堂教学上,曾丽娟总是不断地虚心探讨,用心钻研,大胆尝试,推陈出新,采取“创新课堂”、“互联课堂”等不同的教学方法对孩子们进行因材施教。在对待工作态度上,她更是细致入微,无数个日日夜夜的线上线下的坚守和陪伴,让孩子们逐渐燃起了对学习的热情和动力,自主学习的浪潮在沸腾,热爱学习的氛围愈渐浓厚。班上有位名叫陈林轩的同学,性格较为内向,不太爱说话,平时对待学习也兴趣不佳,上课的时候容易分神,心不在焉。曾老师通过细致的观察,发现该生学习成绩落后的真实原因,她的内心比学生还要着急,于是利用课后时间,单独找陈林轩同学谈心,了解他的具体情况,最终结合学生的诉求,曾老师启动了创新课堂的新教学模式,将原本枯燥的知识变成了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小游戏,让孩子们能够主动参与,乐于参与,成为学习的主人。此外,她还会将知识改编成一首首朗朗上口的儿歌,让孩子们能在娱乐的轻松氛围里无形的学习知识。而这位陈林轩同学,便是在这种新型教学模式下的启发下,从最开始的心不在焉到渐渐地喜欢学习,最后自主成为学习的主人。
因为热爱,方能初心永恒。教育之路,任重而道远。正是因为曾老师的大胆尝试,勇于创新课堂教学模式,让兴趣成为孩子们最好的老师,让孩子们成为自主学习的主人。孩子们努力后的骄人成绩是对她最好的回馈,家长们的赞许是她走在教学之路上最好的通行证。
关爱学生是教育最好的“垫脚石”
刚入校的小学生是他们开启人生的第一步,教师有责任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为乡村孩子铺好第一块垫脚石。在生活和学习上,曾老师事事亲力亲为,对学生的个人情况观察的细致入微。当她遇到家庭经济情况较为困难的孩子,她会第一时间去学生家里进行家访,了解学生本人及其家庭的难处,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帮助他们,无形之中为他人送上温暖。曾老师班上有名叫蔡秀凤的女生,刚接触这名学生的时候,曾老师就知道她的家庭状况不是很好,每次下课期间,总能看到蔡秀凤同学一人默默地坐在自己的位置上,一言不发。曾老师看着就很心疼这个孩子,于是便选择私下找她谈谈心,通过近距离沟通才知,她父母离异,自小跟着爷爷长大,家庭条件不好,平常没有人跟她交流,渐渐地她就形成了话少偏自闭的性格。曾老师在得知具体情况后,就常常借着家访的名义为其送去温暖,每年的六一儿童节,都给她买新衣服或是送她不同的小礼物,让她跟其他同学一起快快乐乐的过属于她的节日。平日里她的头发长长了,家里无人给她打理,曾老师把她带到理发店理发。在曾老师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爱护下,蔡秀凤同学的性格慢慢变得开朗起来,见到谁都是笑脸相待,孩子也从之前的阴影里走出来了,每天开开心心的学习。
人们常说:世界上最伟大的爱是母爱。而曾老师正是用她那无私、宽广的母爱关心、呵护着她的幼苗们,只为让他们长成参天大树!
思政教育是学生最好的“营养品”
“升国旗,奏国歌,全体师生行注目礼!”对于每周一清晨的升旗仪式,作为学校少先队辅导员曾丽娟格外上心,这是引导孩子们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让爱党爱国的种子在孩子们的内心生根发芽。听,小小广播员们正在为大家播报升旗主持词。这标准的嗓音、激昂的语调当然离不开曾老师的教导。她在对少先队们的日常指导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例如:在每周升旗仪式中,她会引导全体学生眼看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庄严地唱国歌,敬少先队礼,让少先队员们明白自己是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的,要有一颗坚定的爱国之心。今年6月,曾老师积极带领孩子们开展校内外环境治理和安全励志教育宣传工作。她引导少先队员们将劳动教育践行于实际,激励学生们勇当环境小卫士。在分工明确的前提下,大家各司其职,兴奋地拿着自己的工具来到镇街上迅速清理地面,分拣垃圾,还周围居民一片美丽、整洁的环境。打扫完后,曾老师就增强学生安全意识,提高学生自我保护能力等几个方面,及时组织少先队员们办好安全教育知识宣传专栏,并让少先队员们明确自身的职责,领悟到开展安全教育宣传的重要性,积极向他人宣传安全教育知识,让大家懂得生命的重要性,更加珍惜生命,更好地保护自己。
古语有云: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教育之路,任重道远,曾老师明白:身为教育工作者理应满怀热情,将一片赤诚之心献于教育事业,懂得业精一分汗千滴,爱心一颗花万朵。孩子们说:曾老师就像一盏温暖的灯,用知识点亮我们的人生梦想。曾老师就是在平凡的岗位中坚守着心中的那份热爱,用心浇筑乡村教育的明天!( 汪德智 吴学书)
人报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