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太和三剑客在竹溪抗疫战场执剑披甲疫线出征
发布时间:2022-08-23 04:49:47  来源:人报融媒  作者:张晓荣  点击:9118次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

2022年8月,十堰地区疫情再次吹响集结的号角,十堰市竹溪县人民医院(太和医疗集团竹溪分院)医务工作者勇往直前,逆行出征,在8月10日—16日,一周的时间,全县共开展了5轮全员核酸采集,密度之高、人员之多、任务之大史无前例,竹溪县人民医院(太和医疗集团竹溪分院)按照县疫情防控指挥部要求负责天宝、县河、水坪3个乡镇,城关鼓楼、幸福两个社区共计几百个点位的核酸采集任务,医院领导接到指令后,高度重视,立即成立了以院长、书记为组长的核酸采集领导小组,下设“人员调度组、物资配送组、标本转运组、核酸采集组、后勤保障组”等5个小组,分别由院领导班子成员任小组长,各小组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上下联动,全员参与,鼓楼社区先后抽调了近1000余人次参加核酸采集工作都出色的完成任务。太和医院下派到竹溪县人民医院的三位业务暨管理专家跟分院的“战友”们一道白衣为铠、执剑披甲在抗“疫”一线用勇气与担当守护着38万竹溪人民的爱与希望。

微信截图_20220823124054.png

(院长张永组织开会)

微信截图_20220823124059.png

(院长张永(中)晚上11:30调集人员)

微信截图_20220823124106.png

(院长张永慰问一线战士)

掌门人更是排头兵 院长主动请缨上“疫”线

“60”后的张永是太和医院院务专员,市太和院党委委派到竹溪县人民医院(太和医疗集团竹溪分院)当院长还不到四个月,他不光是院长,他还是疫情防控专家组的首席主任专家,但面对疫情他主动请缨,在这次“抗疫战斗中”,他不光是“指挥战斗的将军”,更是一名普普通通通“冲锋陷阵的战士”。

竹溪离十堰,高速只需要一个半小时,但他已经有3个星期没回十堰的家。在8月10日晚上在县新冠肺炎指挥部开会到凌晨4点,回到办公室整理会议精神和部署全院全员的防控、采集点人员安排、物资汇集等等就是6点了,只好爬在办公桌上小眯一会儿,因为,6:30要集合队伍,水平镇、县河镇、城关镇附近的核酸检测点位的核酸检测队伍7点要准时到达指定阵地。全县5轮全员核酸检测时他就是县指挥部、医院安排部署组织在协调再部署在协调、各核酸采集点巡视慰问。。。。。。连轴转。(全县5轮全员核酸检测时他时刻在县指挥部、县医院安排部署组织,在各核酸采集点巡视慰问,不分昼夜连轴转。)他带领广大党员职工,深入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群众工作优势转化为疫情防控优势,以实际行动践初心、担使命,夜以继日、持续奋战,齐心协力、众志成城,为了守护人民的健康安全和医院有序运行,展现出坚定意志和坚决行动、特殊担当和紧密协同,筑起一座座坚不可摧的“竹溪人医人堡垒”。

从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后,一直坚守工作岗位的张永院长,工作状态也从平常的“全年无休”变成“全天无休”,为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不错漏一个疑似病例,他经常深夜还在组织院内网上会诊,请示调度部署安排电话不停。他就像一个陀螺一样忙得根本停不下来,因为他深知自己在这场战“疫”中肩负的职责和使命,任何一个马虎、一处疏漏、一丝侥幸都可能导致“满盘皆输”。

他说:“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在这特殊时期,能为抗疫做出一份贡献,为保护我们的城市出力,我为自己能做点实事心理踏实,更为我们的医生护士还有后勤人员感到骄傲,我们的战士有的是90后、有的甚至是00后,在我眼中他(她)们都还只是个孩子,但是他们仍然有着战士般坚定的信念和钢铁的意志,相信大家万众一心,齐力抗疫,必定能驱散疫情阴霾。”

私底下,我们都亲切的称呼他有才华有能力有担当的永哥。

微信截图_20220823124114.png


被鲜花温暖的“大白” 为荣誉而战

“从穿上洁白的护士服、头戴燕尾帽的那一刻起,深知护理工作的神圣,高度的责任心和精湛的技术是作为一名合格护士的最基本的要求。工作中始终坚守南丁格尔精神,用爱心体恤病人,用耐心去包容病人,用细心去体察病人,在苦中感受着呵护生命的欢乐,在累中把握着生命轮回的航舵。”这是太和医院科护士长下派护理专家主任护师杨凤翔经常念叨的一句话。能够成为“大白”很荣幸,她的手机里保存着作为“大白”工作时的照片,对她而言这是又一次有意义的一件事,更是自己又一段难忘的经历。因为,2020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时,她也在竹溪县人民医院主战场,她也是护理组的组织者、协调者、指挥者、参与者。

杨凤翔说她特别喜欢“大白”这个名字,感觉温暖又有力量,是守护者的称呼,不过当“大白”可不容易,需要克服天气和环境的困难,在烈日炎炎里烘烤依然要严格规范操作,耐心的为每一位居民进行采样,被汗水浸泡至发白的双手双脚、眼罩护目镜面屏雾蒙蒙的水蒸汽和浑身的束缚感都是“大白标配”,“大白们”欣赏过清晨的曙光,也感受过午夜寂静的街道,一切“为荣誉而战”。当在各个点位采样时,听到社区群众们的一声“谢谢,你们辛苦了”,这句话仿佛瞬间带走她们身上的疲惫,而这声感谢就是“大白”至高无上的荣誉。

微信截图_20220823124122.png

队长耿伟(二排左四)县河镇核酸检测队部分队员合影

奔走在抗“疫”战场一线的医务科主任

如果说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那么医务科就是医院疫情防控战线上的“作战先锋队”。疫情的来临,对竹溪县人民医院(太和医疗集团竹溪分院)医务科主任耿伟来说就如同吹响了抗“疫”阻击战的号角。在疫情面前,医务科自然成了全院医疗运行的轴心和枢纽,从上级部门部署疫情防控工作开始,耿伟忙碌的脚步就没有停歇过,奔走在抗“疫”一线。    

耿伟,太和医院医务处学科建设办公室副主任,竹溪县人民医院医务部主任,是医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成员。面对“返程”来势凶猛的“奥美克戎”疫情,作为医院的医务科主任也是湖北省医学生物免疫学会-淋巴瘤多学科诊疗专业委员会委员、血液内科专家的耿伟首当其冲,奔走在抗“疫”战场一线。

自8月10日晚间接到医院区域核酸检测的相关通知后,竹溪县县河镇核酸采集小组也在第一时间迅速集结完毕,耿伟带领14名队员连夜赶往县河进行核酸采集工作。

连夜赶往县河后,时间紧,任务重,各队员迅速与当地医务人员组队一起被派往镇上分布的14个村落进行核酸采集任务,最远村落需坐车一小时左右才能到达,很多村里年老体弱的老人大家主动上门入户采集,队员们连夜奋战,任劳任怨坚守岗位,为疫情防控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白天最高气温达到40℃以上,酷暑难耐,每个现场的医务工作者无不汗流浃背,双手泡在汗里发白发皱,部分队员出现头晕、恶心、

呕吐的症状,经过短暂休息好转后便再次投入到新的战斗中去,但大家毫无怨言,圆满完成了采集任务。

连续5天在县河镇14个村进行五轮核酸检测,竹溪县人民医院共派出66人次参与核酸采集工作,协助县河镇在规定时间内保质保量共完成了约三万人次核酸检测任务,县河核酸采集队的队员们用他们的坚守与初心证明了竹溪县人民医院的医务人员是“来之能战、战之能胜、敢打敢拼”的一支队伍!

就连最痛爱的儿子生日也只能远在县河“抗疫一线”阵地上跟小宝宝视频。

在抗“疫”战场上,耿伟主任不忘医者初心,牢记救死扶伤的使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医生和一个科主任的责任与担当。他始终坚信,“春天”马上就会到来,我们一定会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的阻击战。

在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下,太和下派的三位专业权威和管理者,身先士卒,不畏艰险,肩负起了守护群众生命健康的职责。张永、杨凤翔和耿伟三位党员代表竹溪县人民医院(太和医疗集团竹溪分院)这个抗疫阻击战部队的“指挥部司令官、医护兵”,相互配合、尽职尽责、并肩作战,在这场“战疫”的大考中书写着“传太和医道 播健康福祉”的信念与追求,也彰显着竹溪人医医疗急救“三剑客”的责任与担当。

疫情的“倒春寒”挡不住春天的脚步,有这些坚守“疫”线的白衣天使,有这些勇毅担当的“侠客”,相信疫情的阴霾必会散去,让我们共待溪城花开。(张晓荣


人报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