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绞胎瓷创意研发民间艺人——张建成(河南民权县)
中贸国资文化产业有限责任公司 顾问、 民权县建成市场管理有限公司 董事长
说起绞胎瓷民间艺人,张建成是一个有故事人。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的他,遵 从中华道法自然的生活态度,二十多年坚持打太极,也喜欢书法,但最喜欢中国 人传统的“福”、“寿”两字。
从小就喜欢玩泥巴的张建成爱上了陶瓷制作,但高中毕业后先是参军后转业 公安系统,1999 年下海经商,从建筑行业到旅游养生,从特色餐饮到文化艺术…… 细数张建成的个人历程,总有一种跨山越水、拔云见日的感觉——寻找、尝试、 前行,直到遇见了人生贵人,便停下来并慢慢沉浸于这个理想世界。
2017 年有幸邂逅了绞胎瓷非遗文化传承人、享受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正高级工美艺术大师柴占柱。正因为柴占柱多年来对失传千年的绞胎瓷制作技艺的挖掘研究,让这位陶瓷爱好者 对绞胎瓷情有独钟。
在不惑之年与柴占柱结缘的张建成对绞胎瓷的痴迷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使他在非遗绞胎瓷创意研发上硕果累累,踏上了人生开挂的列车。
表里如一真君子,千年传承绞胎瓷!由张建成先生设计,由国家非遗传承人、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正高级工美艺术大师柴战柱烧制的《绞胎紫砂望天吼 壶》,传承唐宋文化,尽展皇家风范。望天吼为一种吉祥瑞兽,历史上记载其乃 皇家的风水镇物。现北京天安门前华表顶端的瑞兽就是《望天吼》。《绞胎紫砂望 天吼壶》不仅传统寓意美好,更因为其精美的设计和精湛的烧制技艺,在社会各 界广受追捧,深得业内收藏爱好者的喜爱。
从张建成先生与绞胎瓷结缘起始,就注定了他的未 来将不再平凡。他带着自已设计的作品 2017 年至 2020 年期间连续参加了“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 第十二届海峡两岸(厦门)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中国 国际进口博览会(上海进博会)、第十三届中国北京国 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2020 中国(北京)国际精品陶 瓷展览会、十三届国际博览会、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北京服贸会)、2021 中国(北京)国际精品陶瓷展览会、第 16 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东盟十六国论坛)、 深圳国际会展中心等展会,并获得国家各部委领导及国际盟友们的极高赞誉。他 说:在未来我最想做的,就是把更多的绞胎瓷作品推广到全国,推广到全世界, 让全世界都了解中国绞胎瓷的艺术文化,让它成为世界的宠儿!
以下为部分案例展示:
国家非遗陶瓷详解:
1、非遗陶瓷——绞胎瓷 绞胎瓷亦称“绞泥”、“搅胎瓷”、 “透花瓷”。绞胎是唐代陶瓷业中的一个新工 艺,唐代以前尚未出现,靖康之变后失传。所谓绞胎,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 颜色的瓷土揉和在一起,然后相绞拉坯,制作成形,浇一层透明釉,烧制而成。 由于泥坯绞揉方式不同,纹理变化亦无穷。能绞出木纹、鸟羽纹、云纹、流水纹, 有的如老树缠绕盘根错节,有的如层山叠嶂起伏不定,构思奇巧,变化万千。
2、非遗陶瓷——钧瓷 钧瓷始于唐、盛于宋,是中国古代五大名瓷之一,并以其独特的釉料及烧成 方法产生的窑变神奇而闻名于世 。钧瓷作为中国陶瓷艺术史上的一个重要符号, 在世界陶瓷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自古就有“黄金有价钧无价”、“家有万贯,不 如钧瓷一片”之说。它独特的窑变艺术,以其“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艺术特点广 受陶瓷爱好者喜爱。 钧瓷,河南省禹州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3、非遗陶瓷——唐三彩 唐三彩,中国古代陶瓷烧制工艺的珍品,全名唐代三彩釉陶器,是盛行于唐 代的一种低温釉陶器,釉彩有黄、绿、白、褐、蓝、黑等色彩,而以黄、绿、白 三色为主,所以人们习惯称之为“唐三彩”。因唐三彩最早、最多出土于洛阳,亦 有“洛阳唐三彩”之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