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声,雨声,呼救声,声声入耳......
这是涿州水灾最真实的写照。
时至今日,河北涿州的灾情,已经到了相当严峻的地步。
严重到了什么程度呢?
严重到了在大面积的村庄和小区里,有大量群众在呼救:救援队快来吧!
严重到了村民在二楼蹲着等待救援,晚了就有生命危险。
严重到了成群的村民站屋顶边哭边呼救。
这时候的涿州,最需要的是什么?
是救援,是专业的救援队。
中华民族历来有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光荣传统,在这样的情况下,全国各地的救援队纷纷组建起专业的队伍,驰援涿州。
本以为这是最让人感动的一幕,谁知被演变成了愤怒的一幕。
本以为这是正能量,谁知被发展成了负能量。
因为很多救援队不远千里跨省赶到涿州参与救援时悲催的发现,他们下高速路出口时被阻拦下来了。原因是:没邀请函不让进涿州救灾。
火热的救援热情,被一瓢冷水浇到透心凉。
这些救援队伍被告知,要参与救援可以,需要按规定向事发地应急管理部门开具邀请函,得到报备批准后方可进入救援。
于是,驰援的人,摇身一变成了求人的一方,冒着生命危险参与救援,还得低声下气求得恩准后才具备资格。
救人如救火,在生命面前,个人的一点小委屈自然算不了什么。于是有救援队打电话向当地应急管理部门申请开函。
万万没想到的是,居然被拒绝了。
当然,也有救援队被当地应急管理局答应开具邀请函,但也被耽误了很长时间。原因是“公章在另一栋大楼内,中间水很深,正安排工作人员涉水去取”。
根据当地的有关规定,救援队还可以直接向受灾的乡镇申请开具邀请函进入救援。于是有救援队直接联系当地乡镇希望开具邀请函进场救援,但悲催的一幕又发生了。
乡镇有关工作人员回复称:开具不了邀请函。
原因同样让人想骂娘:镇政府的公章被水冲泡找不到了。
有工作人员为此还被急得大哭,“很多救援队都管我要这个函,我快急死了,还有很多老百姓被困在村里......”
这样的事件,恐怕连电视剧都不敢这样拍吧。
纪实小说中如果这样写,恐怕也会认为是杜撰。
大家来评评理,如果等着救命的群众有人因此被耽误而被水冲走或淹死,这算是天灾,还是人祸?
当然算人祸。
这样的人祸是怎么发生的?
是在形式主义、教条主义,官僚主义的思想中产生的。
长久以来,很多有关部门和有关单位面临事情时,张口闭口就是“按程序来,按有关规定处理”。
悲催的是,该按程序来的时候他们偏偏不按程序来,导致了很多不公事件积累了很多冤假错案和民怨;不该按程序来的时候他们又对“程序”严防死守,导致等待救命的群众被耽误在生死边沿听天由命。
当事情紧急到危及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时,程序和规定真的那么重要吗?
是程序和规定重要,还是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重要?
是生命至上人民至上,还是规定至上?
遗憾的是,当地给出的答案是:规矩大于一切。
在群众生命安全和个人责任之间,当地选择了后者。
或许对某些官员来说,违背上级规定办事情,需要冒着受处分甚至影响官帽的风险。但遵照上级规定按程序办事,即使出了问题也是“政治正确”。
天大地大,规矩最大,哪管得了背后群众的洪水滔天。
伟人曾说,形式主义害死人,官僚主义害死人。
习总书记亦强调,“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同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和优良作风格格不入,是我们党的大敌、人民的大敌。”
但遗憾的是,现实中每逢大灾大难时,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依然遍地横生?
很多悲剧的发生,根源就是漠视群众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有些官员和公职人员只知道机械地执行上级命令以推卸责任,为了自己的乌纱帽竟然对群众见死不救。
这种态度,关键时刻能害人命。
这是病,得治,而且要下猛药来治。
涿州水灾,不仅是涿州人民永远的痛,也给了现实中某些部门的一记响亮耳光。
鉴定完毕!
一声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