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弘扬地方传统节日习俗,扩大吴文化影响力,2023年9月29日中秋节,江苏省无锡市新吴区梅村街道泰伯书院联合泰伯庙景区举办吴文化游学课堂之“月赏中秋·情满吴地”活动,共庆中秋佳节!倡导传统文化与地方习俗的回归与重振。作为吴文化的发源地,无锡,尤其是梅村地区的中秋节习俗传承自泰伯,具有非常鲜明的地方特色。吴地俗语:“八月半,糖馅麦饼镬里熯 ”。届时家家户户都有吃月饼的习俗。而吴地农村不仅有吃月饼的习俗,还有做麦饼的习惯。吴地做麦饼吃麦饼的习俗要追溯到三千年前。那时泰伯为了顺从父意,让位于三弟季历而传至昌,南奔荆蛮。临行时,泰伯准备了大量的干粮,以备中途食用,其中就有推酥麦饼。泰伯来到荆蛮江南以后,为了取得当地先民的信任,就断发纹身,入乡随俗,与先民们打成一片,并把余下干粮分给他们吃,当他们吃到酥松可口的推酥麦饼时,连连称赞。后来泰伯把制作麦饼的工艺教会给当地先民。自此,每年农历八月半,家家都要做麦饼吃麦饼,以示对泰伯的尊敬和纪念。这一习俗一直沿袭至今,成为吴地农村的一大传统。
活动开始,老师带领孩子们了解中秋文化,一起分享了中秋的故事,并跟着一起诵读中秋的诗词,其中欢乐猜灯谜是孩子们最喜欢的环节,得知自己回答正确时那得意的眼神,笑翻了一旁的家长们。最后的环节是制作吴地中秋传统美食--麦饼,每个人都是摩拳擦掌,准备大显身手。“这样先揉成团,再捏出一个窝,中间放馅料,包圆,擀成一个圆就行”小伙伴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有的揉捏面团,有的拿擀面杖跟着老师学摊饼,大家都有模有样,不一会就有成品出来了,“你看,我做的”“不错,好圆啊,和月亮一样圆”,“教教我,我怎么擀不圆”。在一片欢声笑语中,同学们都很认真、耐心的努力完成自己的作品。进入到烘烤阶段,孩子们有些迫不及待,想要快些品尝到自己亲手制作的麦饼。当孩子们品尝到自己亲手做的麦饼,那得意劲,你看,吃的可香了。
参加活动的家长表示,举办这样的活动很有意义,让孩子们了解中秋节文化,沉浸式的体验地方传统文化教育,更好的去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未来,泰伯书院将联合泰伯庙景区推出更多有意义、有思想、有传承的活动,丰富孩子们课余时间的同时为弘扬传统文化作出一份努力。(邹旦礼 高华 崔寿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