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一步发展农业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建议
发布时间:2024-03-07 08:26:19  来源:人报融媒  作者:admin  点击:1863次

【案由】

去年是“千万工程”实施二十周年,“千万工程”改变的已不仅仅是乡村的人居环境。而且还融及了乡村振兴战略的方方面面,2024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央、河南省委、商丘市委农村工作也将以此为重点,安排谋划工作。乡村振兴战略中产业振兴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首要和关键,只有把乡村的产业发展做好才可以真正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科学、持续、健康发展。

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县,粮油果菜牧是民权县传统的五大支柱产业。民权常年种植粮食作物面积在165万亩以上,总产达80(农业数字)万吨以上(其中小麦102万亩以上,玉米50万亩以上)。全县蔬菜种植面积常年30万亩(复种)以上,总产量70万吨。是“国家级果蔬质量安全示范区”“莲藕生态原产地保护区”,“山药生态原产地保护区”“食用菌地理标志”。民权县是全国著名的优质水果生产大县、葡萄之乡,现有果树面积18万亩。果品总产量达到2亿公斤,总产值近4亿元。

近年来,民权县优势特色产业按照布局区域化、经营规模化、生产标准化、发展产业化,加强科技创新引领,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民权莲藕”“民权河蟹”“民权花生”“民权葡萄”“民权山药”荣获国家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民权葡萄”荣获“全国名优果品区域公用品牌”。优质花生。重点发展高油酸花生,花生种植面积40万亩,且全部是优质花生。葡萄产业。民权素有“葡萄王国”之称,民权牌葡萄酒不仅是民权名牌,也是商丘市乃至河南省的名片之一,目前葡萄种植面积3万亩,由于粮经争地,保护粮食安全责任,面积逐年减少。油莎豆产业。民权县2007年引进种植油莎豆,目前民权县是油莎豆重要的实验基地,种植技术较为成熟,油莎豆基地整个生育期全部良种良法配套技术栽培及机械化收获,产量较高,品质较好。我县连续三年种植5000亩以上,食用菌产业。民权县食用菌生产发展历史悠久,主要生产平菇、香菇、木耳、双孢菇、羊肚菌赤松茸等品种,民权县充分发挥林业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林下经济,特别是林下食用菌产业生产,已成为我县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目前,民权县已有10多个乡镇发展食用菌生产。

【存在问题】

一是优势产业良种繁育能力不强,精深加工滞后等问题。当前发展规模不大,集中连片较少,没有形成规模优势。二是资金投入不足,扶持力度小,尤其在特色产业育种、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等基础研究工作方面几乎没有经费保障,需要资金方面的大力支持。三是技术推广力量不足,管理薄弱。农户得不到及时、有效地管理服务和技术指导。急需得到技术方面的支持。四是专业技术人才短缺。人员知识更新慢、自身动力不足,缺少懂技术、懂管理的综合型人才,专业技术力量不足,容易跟风,盲目扩大生产规模。劳动力不足,老龄化严重,对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方法等学习接受运用能力弱,参与特色产业生产管理的专业技术人员力量和水平不能满足高标准生产作业需要。

【具体建议】

一是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建议上级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扩大民权县食用菌、油莎豆、花生、葡萄等特色产业规模,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新业态,提升产品品质,塑造“民权特色产业”品牌,将我县打造成全国食用菌、油莎豆、花生、葡萄等特色产业生产供应基地、加工基地。

二是发挥科技创新资源优势。建议上级大力支持国内高校、药品生产企业对接医疗机构,开展特色产业精深加工配方(如食用菌中提取的肽、真菌多糖、萜类化合物等活性物质)产品临床试验研究,开发亚健康及康复人群所需的高质量的具有功能特性的特色农产品配方产品。

三是在人才引进方面给予支持。结合民权实际加强和完善特色产业种植、精深加工人才和市场开拓人才引进政策(含人才柔性引进政策),培养和引进高层次食用菌、油莎豆、花生、葡萄等特色产业人才,培育特色产业创新团队。加大对我县区域内相关本地人才开展食用菌、油莎豆、花生、葡萄等特色产业精深加工技术研究、创办特色产业精深加工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政策支持,充分激发科技人才活力。构建特色产业良种育繁推广体系。推进特色产业高效栽培、病虫害绿色防控、储存加工、农机农艺融合等技术创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四是推进特色产业产品加工升级。引导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向民权县集聚,开发一批特色产业功能保健食品、休闲食品、方便食品、调味品,提升产品附加值。拓展加工领域,对接融入大健康产业。积极发展食用菌、油莎豆、花生、葡萄等特色产业生态旅游、休闲农业、健康饮食等新业态。(全国人大代表、河南民权麻花庄村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张永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