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G最核心的应用在于虚实结合,增强现实、数字孪生。6G可以提供超高速率、超低时延且确定性的网络,为最后形成‘万物智联’提供连接与管道服务。”近日,在以“创新预见6G未来”为主题,由国家6G技术研发推进工作组和总体专家组指导,未来移动通信论坛、紫金山实验室主办的2024全球6G技术大会上,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王江舟对科技日报记者表示。
同时王江舟强调,6G不仅限于连接,它应与垂直行业深度结合,为个性化应用提供数字能力底座。
回顾5G发展历程,王江舟谈到,5G标准在设计之初更多考虑的是面向C端的传统移动互联网应用,对垂直行业个性化应用的考虑相对不足。来到了5G-A阶段,网络能力明显增强,更加强调对垂直行业和应用场景的赋能,5G-A会是5G和6G的必要过渡阶段。
目前,6G正处于关键技术逐步收敛的阶段,哪些技术会成为后续6G标准的技术仍存不确定性。王江舟指出,垂直行业场景多样复杂,在6G标准制定过程中,需充分吸纳更多垂直行业的特性与需求。
他特别提及AI技术对通信的赋能,在他看来,传统技术已无法有效应对复杂通信问题,AI成为解决问题的有力工具。但与此同时,通用大模型架构复杂、功耗大,与6G愿景所倡导的绿色节能理念不相匹配。因此,他建议开发针对通信行业、通信网络的专属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