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新”攀高 南京低空经济蓄势腾飞
发布时间:2024-05-15 21:06:16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admin  点击:1879次

在宽阔江面,无人机正在进行岸线的巡航,还承担起离岸物品配送、船舶垃圾回收的职能;在城市上空,搭载AI系统的无人机,对精准配送、交通事故处置、违章建筑清查样样拿手;在老山深处,森林巡查无人机可以第一时间识别潜在火点、搜救遇险游客……

在南京的上空,各类无人机正默默承担起守护城市的职能,低空经济也有望成为南京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引擎。

5月15日,南京市低空经济发展大会在浦口举行。与会人员认为,作为我国最早一批入局低空经济的城市,南京现已集聚相关企业百余家,研发、制造、配套、服务、人才等方面优势凸显,产业生态初步形成。

低空经济试验区蓄势腾飞

“在这条高速公路上,每50公里就有一个无人机库,无人直升机轻可追踪违法车辆,滞空时间8小时,重可投放救援物资,载重260公斤。”走进南京航天国器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孙小花指着一幅地图告诉记者。

航天国器的创业团队来自科研院所,2017年就落户在南京市浦口区,见证了浦口低空经济的成长。

6年前,南京市浦口区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签署无人机项目合作协议。到2020年10月,浦口高新区获批全国首批13个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之一,这是南京民用无人机航线开辟的起点。

“与高水平高校院所的深度合作是浦口低空经济与其他区域竞逐低空赛道的优势。”南京浦口高新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区已形成“一中心、两平台、多场区”的无人机运行与管控体系。2023年全年,试验区总计飞行近2.5万架次,同比增长68.19%,飞行航时超6000小时,同比增长44.95%。

目前,试验区建设的低空智联网已实现长江巡检、长江物流、血液运输、城市综合治理等场景应用。2023年以来,浦口开展社会治理和低空物流应用场景打磨,使用无人机对长江98公里展开常态化巡航;开展在航船员民生保供、船舶污染物接收等常态化应用服务,运营以来累计飞行超过2000架次,为近1000艘船舶提供了配送服务。

在去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低空经济被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今年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借助科教优势,南京正抢抓“风口”,加速竞逐“低空之城”。

目前,南京市已集聚相关企业百余家,2023年,该市低空经济关联产业营收近30亿元。《南京市推进产业强市行动计划(2023—2025年)》提出,以飞行运营为核心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拓展,加快推进低空智联网和无人机基地建设,构建全国航空机电系统样板区,不断扩大低空经济产业规模。

政策支撑从研得好到用得好

来自赛迪研究院的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低空经济规模已突破5000亿元,2030年有望达到2万亿元。低空经济正成为众多城市逐鹿的新赛道。

科研院所集中的南京,被业内视为航空航天技术的“智力高地”:全市拥有航空航天领域两院院士10多名,中青年专家约400人。

赛迪研究院发布的《中国低空经济发展研究报告(2024)》显示,南京在“低空经济专利有效量集聚”指标方面,仅次于北京、深圳;在“企业资源集聚”指标上,位列全国第七。

低空经济并非只是无人机研发制造,还是一种全产业链概念。在15日的大会上,面向无人机移动平台应用的QKD系统等一批创新技术成果集中发布,浦口区签约物流运输华东运营中心等10个产业项目。这表明,南京正在从研得好向用得好转变。

随着警报响起,南京市浦口区消防救援大队展开定期消防演练。只见无人机从飞驳车载机巢中飞出,并将视频画面实时传送至监控大屏,红外线热成像系统迅速定位“被困人员”,帮助消防员顺利实施救援。

“这是公司为南京消防领域打造的无人机体系,我们整合物联网,互联网和北斗卫星数据信息,为低空经济产业构建无人系统数据管理平台。”南京大翼航空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季鸿说,这套体系装备有60余架新型无人机,年出动量约1500架次。

此外,《南京市促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2024-2026)》《南京市关于支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也在当日大会上正式发布,旨在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支持、场景打造等举措,进一步支持、鼓励、规范低空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