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孩子没有要求呀,为什么面对考试,还是这样紧张?”“我也不想去想,但就是害怕自己这次参加高考会考得很糟糕,怎么办?”
5月31日,一名准备参加今年高考的孩子在父母的陪伴下,找到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医学心理科心理治疗师武雅娇,分别倾诉近日的焦虑心情。
2024年中高考即将来临,面临学习路上比较大的考试,很多学生难免产生紧张焦虑的情绪。记者了解到,以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医学心理科为例,来访者明显增加。其具体症状表现为焦虑、难以入睡、不想去学校、害怕考试等。
“以上症状是面对压力,身体出现的正常反应。”武雅娇医生分析考前焦虑的生理原理时表示,高考的紧张氛围和在大家心中的分量,会激发起个体的应激反应,开启“战斗-逃跑-僵化”的应对模式。杏仁核识别危险信号,下丘脑分泌肾上腺素,使血压升高、心率和呼吸频率加快,舒张支气管,抑制消化功能,增加排汗。皮质醇提升血糖水平增加能量供应,以应对遇到的危急事件。
如何缓解躯体紧张?武雅娇医生表示,激活副交感神经系统可以使心率平稳,血压降低,呼吸减缓。建议通过以下几种方法进行。
一是呼吸调节。用鼻子缓慢地吸气,用嘴巴缓慢呼气。将注意力集中于呼吸本身的感觉上。在进入考场前、考场中、遇到难题时,都可以进行这种练习。二是想象空间。想象自己正处在一个很安全的空间里进行答题,这个空间可以是让自己觉得安全的任何的一个地方;或者想象一个可以陪伴支持自己的“内在帮助者”,可以是书籍、电视剧、游戏里面的角色,也可以是植物、动物等。三是注意转移。当陷入到担忧想法中时,告诉自己“我正在陷入穷思竭虑中”,这时候看一看周围,关注自己的视觉、听觉等感官。四是放松身体。身体紧绷时,抖抖腿、扭扭腰、挥挥手臂、摇摇头,抖动全身,然后深呼吸,以放松身体肌肉。同时,青少年在紧张时,告诉自己“没关系,我可以紧张,紧张是正常的”。
而父母伴随孩子高考产生的焦虑,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高考激活了父母过去面对重要选择时的心理创伤记忆。二是父母没有与孩子进行分离,觉得孩子的前途必须在自己的预设范围内,不能忍受失控。三是父母不知道如何识别以及处理焦虑。
在这种时候,家长做些什么可以更好地帮助到考生,同时也让自己平复情绪呢?
武雅娇医生建议家长,如果觉察到自己的焦虑情绪,就接纳自己的紧张和不安,减少焦虑情绪的传递。如果不知道如何处理,可以与信任的人或者专业人士进行交谈。同时,告诉自己“我的任务不是解决和代替孩子面对焦虑,而是和孩子在一起。”可以与过去的自己进行链接,看一看过去的自己在面对这样的事件时,是否也紧张不安。另外,家长应该每天给足自我空间,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不要夸大高考对孩子成长的意义,让自己稳定于当下。
武雅娇医生还提到,安抚是缓解躯体紧张最有效的方式。父母可以经常拍拍孩子,抱一抱孩子,握一握孩子的手。可以重复对孩子表达“我相信你”“我支持你”。其实,孩子担忧的不是能力问题,更多是内心独自面对的恐惧,需要家长一次次地表示支持,激活孩子的自信心和力量,来稳定孩子的内心。
武雅娇医生表示,如果使用自我调整方法,仍然出现失眠、心慌气短、手抖、头晕头痛、坐立不安等症状,要尽快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躯体紊乱严重时,还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辅助药物干预,使身心达到平稳状态,更好地面对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