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记者从国家电投重庆公司获悉,“国和一号”示范工程主蒸汽系统关键设备——汽轮机旁排阀于5月通过评估验收,标志着我国核电领域最大口径(DN450)及流量的国产化旁排阀研制成功。
这次试验过程中,国家电投重庆公司积极提供适配机组、保障试验窗口,与上海核工院、国核示范、国核电力院、山东院等单位紧密配合,仅用时4个月完成了国产化阀门研发及进口阀门改型验证,打造了国家电投集团内核电、火电跨界联合科技攻关新样板。
国家电投重庆合川发电公司运行人员正在对川仪试验阀进行第四次热态台架性能试验。受访者供图
旁排阀是核电站汽轮机旁路排放系统的关键设备,对机组主蒸汽系统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在“国和一号”示范工程中,该阀门依靠进口且性能不佳。为解决这一“卡脖子”难题、推动旁排阀国产化,上海核工院研发出样机后,在全国范围寻找试验平台。
国家电投重庆公司建设有超超临界安全阀试验平台,曾开展过多种型号的超超临界安全阀、PCV阀性能验证试验,收集了大量的试验数据。经过“国和一号”产业链联盟全国范围的深度摸排和调研对比,最终,国家电投重庆公司取得试验机会。
国家电投重庆公司第一时间成立“国和一号”旁排阀热态试验专项领导机构,下设8个专业工作小组,覆盖改造施工、检查巡视、试验操作、数据采集、安全监督等各方面。为了全力支持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推进,公司根据旁排阀试验窗口需求,多次协调重庆市经信委、国网重庆公司协调试验工期,确保试验按期进行。
3月14日至4月28日期间,国家电投重庆公司在集团公司指导下,在各参与单位紧密配合下,先后对国产研制阀门和进口改型阀门组织完成四批次、100余次预试验及正式试验,为国产化阀门研发及进口阀门改型作出了重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