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期间,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图书馆开展“非遗研学”系列活动,进一步深入展示与传播社区、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成果,激发少年儿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求知与热爱,促进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为居民群众呈现了一场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非遗文化盛宴。
在第一场非遗泥人面塑研学活动的现场,非遗面塑传承人许根洋老师为大家现场传授面塑制作技艺。大家在传承人指导下,逐渐掌握并熟悉了面塑的制作技巧和方法。从最初的生疏到逐渐熟练,通过揉、搓、捏、压等步骤,大家手中的面团逐渐变成一个个栩栩如生的美乐蒂作品。这些作品不仅展示了少年儿童的超强学习能力,也体现了面塑这一传统艺术形式的独特魅力。锻炼了大家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更让少年儿童在亲手制作的过程中感受到手工制作的乐趣。与此同时,通过面塑这一传统艺术形式,大家得以近距离接触和了解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传承和弘扬这一文化精髓。活动结束时,每个人都对自己的作品感到非常满意,并拍照留恋。
在非遗香囊阅读活动现场,建湖县图书馆李白蓉老师为孩子们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阅读+手工”活动。活动现场,李老师先给孩子们讲解香囊的由来、寓意、香料及佩戴技巧等,让大家对香囊文化有一个系统的了解。接着,大家便选择自己喜爱的香囊图案,开始穿针引线,用心享受指尖上的曼妙魔法。
在老师的指导下,大家一针一线地缝制香囊,有的还互相交流、帮助,场面甚是热闹。不一会儿,一个个造型独特、针脚细密的香囊就做好了,再塞上艾草,清幽的香气弥漫开来,真是沁人心脾,大家拿着亲手缝制的香囊,充满了成就感。
漆扇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代表。为了传承和弘扬这一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建湖县图书馆特开展非遗漆扇亲子阅读手作活动现场,50名大小读者齐聚图书馆,志愿者老师从漆扇的起源、发展历程讲起,详细阐述了漆扇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在听完老师的讲解后,孩子们对漆扇的制作过程充满了期待与好奇。
在老师的带领下,大家开始了漆扇的制作之旅。老师耐心地指导着每一位小读者,教大家调漆配色,以不同手法穿插入水,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努力,一把把精美的漆扇在读者们的手中诞生,大家纷纷举起自己的作品,拍照留念。
很多参加活动的小朋友都是第一次接触“非遗”手工制作,他们通过动手体验,充分认识到手工艺的复杂和精细,更深刻地体会到“工匠精神”所蕴含的含义。通过非遗研学活动,让孩子和家长们沉浸式体验了建湖非遗魅力,家长们纷纷表示,活动不仅有趣更有意义,增进了亲子关系,更让非遗走进孩子们的视野,为今后保护好和弘扬好非遗文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据了解,暑假期间,建湖图书馆为孩子们安排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少儿“非遗研学”系列活动,旨在让孩子们通过面塑、香囊、漆扇、剪纸、雕版印刷体验、魔术、淮剧、棕编、陶艺等非遗项目的学习和体验,让孩子们在轻松有趣的氛围中掌握更多知识,丰富暑假生活。
建湖县图书馆举办的非遗研学活动是该馆的特色非遗活动品牌,得到了广大群众的高度认可和褒扬。该活动立足以建湖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播推广和传承教育为宗旨,集宣传、展示、制作为一体,将美育、劳育、家庭教育融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沉浸式体验中,实现非遗与大众的交流共享和社会教化功用,是构建文旅融合模式下社会民众共同参与非遗保护的有益尝试。(崔寿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