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2024年中国法院审结商事仲裁司法审查案件1.8万件
发布时间:2025-09-26 21:13:47  来源:人民网  作者:admin  点击:1346次

人民网北京9月25日电 (高清扬、薄晨棣)今日,最高人民法院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推进国际商事法庭高质量发展 服务保障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聚焦服务保障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对外开放,提出了五个方面十五条意见。

最高法审判委员会副部级专职委员王淑梅介绍,截至今年9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第一、第二国际商事法庭共受理国际商事案件44件、审结37件,当事人涉及21个国家和地区,标的额总计128亿元人民币。截至今年8月底,各地方法院国际商事法庭自设立以来共受理各类涉外民商事、仲裁司法审查等案件16687件,审结15014件,为中外当事人提供公正高效便捷低成本的解纷服务,为中国企业“走出去”和海外利益保护提供强有力的法治保障。

《意见》聚焦如何切实破解制约国际商事审判质效提升的难题及痛点,从优化涉外商事案件管辖机制、完善案件管理机制、健全诉讼便利机制、健全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适用机制、完善域外法查明机制、创新法庭运行机制六个方面规定了具体的创新举措。

《意见》深入推进多元解纷,明确完善与相关机构和组织的对接机制,搭建区域性国际商事多元解纷平台,充分发挥调解在化解国际商事争议中的重要作用;发挥“一站式”国际商事纠纷多元化解决平台作用,支持自由贸易试验区、海南自由贸易港施行临时仲裁制度等。

目前,国际商事审判在多元解纷方面开展了哪些工作?未来将如何具体落实这些新举措?最高人民法院民四庭国际商事法庭协调指导办公室主任龙飞在回答人民网提问时表示,近年来,各级人民法院充分总结国际商事审判多元解纷经验,形成了诉讼与调解、仲裁相互协调、有机衔接、优势互补的国际商事纠纷解决新机制。

在支持和监督仲裁发展方面,2024年,中国法院共审结商事仲裁司法审查案件1.8万件,同比增长11.7%,仲裁裁决撤销率不到2%,全年没有裁定拒绝承认外国仲裁裁决的案件。

龙飞介绍,国际商事专家委员会是最高法构建的融合式国际商事争端解决机制的一个重大制度创新。为充分发挥国际商事专家委员的作用,《意见》提出,专家委员可以接受最高法国际商事法庭及地方法院国际商事法庭的委托,对案件审理过程中的法律问题出具专家意见,协助国际商事法庭公正、高效地作出裁判。

下一步,最高法将加强国际商事专家委员会建设,完善专家委员开展国际商事纠纷调解、协助查明域外法律、参与司法政策研讨、提供法律咨询意见、协同培养涉外法治人才等工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