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宜春经开区:以服务之“优”促科创之“新”
发布时间:2025-08-25 13:44:16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admin  点击:1984次

8月下旬,在宜春经济技术开发区锂电新能源产业园内,江西厚鼎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新建生产线正开足马力生产高纯度电池级碳酸锂。“这款电池可以在-40℃的环境下高倍率放电,放电容量保持率达到90%以上,比市面上同类产品低温性能高50%以上,循环寿命高30%以上,产品供不应求。”该公司技术总监邹朋辉指着一排排高效运转的设备说,这背后离不开经开区科技分局的助力,科技分局不仅为企业精准对接了科研资源,还帮助企业获批种子独角兽企业的相关经费支持。

江西厚鼎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蓬勃发展,是宜春市以“科技服务入园”模式赋能工业园区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缩影。记者了解到,面对企业日益增长的科技创新需求,宜春市科技局近年来将服务阵地前移,通过机构、政策、项目、人才、服务“五入园”,打通科技服务“最后一公里”,显著提升了园区创新效能和产业竞争力。

江西升华新材料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正在扣电室使用测试柜检测磷酸铁锂材料电池性能。

一站式,从“找服务”到“服务找上门”

8月21日,走进宜春经开区管委会大楼,一块实时滚动的电子屏格外醒目,上面清晰展示着园区企业重大项目进度、惠企政策等。来到宜春市科技局经开区科技分局(以下简称科技分局),工作人员正通过“科贷通”线上平台,为一家小型科技企业快速处理贷款申请。

“以前申报项目、了解政策要跑市里多个部门,现在大部分需求在园区就能‘一站式’解决。”刚办完技术合同登记手续的江西省允福亨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行政总监金垦山深有感触,“科技分局的服务专员定期上门,不仅推送适配政策,还帮我们对接了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的专家团队,解决了高能量密度电池难题,缩短了研发周期,让我们更好地抢占市场先机。”

21日下午,在江西升华新材料有限公司的研发实验室,工程师们正测试新一代磷酸铁锂材料性能。“经开区科技分局不仅协助我们成功申报了省级重点研发计划,还通过‘人才入园’政策,帮我们柔性引进了2位锂电专家,为关键技术突破提供了强有力支撑。2024年我们的研发投入占营收比重达到了18.96%。”该公司研发负责人朱振华博士说。

“不出单位就能享受科技服务”“有更多精力扎到科研工作中”……如今,简化流程、轻装上阵。采访中,企业纷纷反映:“包袱轻了,干事劲头更足。”

江西升华新材料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正在电镜室进行样品微观形貌分析。

“五入园”,五维发力创新生态越搭越实

“科技服务的核心是把资源精准配置到产业一线。”宜春市科技局局长王方大介绍,当下宜春通过机构入园、政策入园、项目入园、人才入园、服务入园的“五入园”模式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具体路径。

在宜春经开区,科技分局作为常驻机构,已成为企业的“前线服务站”,政策资源也正加速向一线倾斜。科技分局将各级惠企科技政策梳理成册、送策上门,通过宣讲、推送实现政策应享尽享。“受疫情影响,公司回笼资金难,濒临倒闭,还好有科技分局的工作人员主动上门指导,又是协助贷款,又是介绍奖补政策,我们才得以起死回生。”宜春凯福赛科技有限公司老总邹根生谈起当时情况仍旧心有余悸。

2024年,园区95家科技型企业获得超2000万元科技奖补。为进一步激励企业创新,企业研发投入奖励资金从2022年的100万元大幅提升至2024年的1300万元。

“我们注重项目与人才的‘双轮驱动’。”经开区科技分局负责人余伟介绍,2024年,园区组织申报区级自主研发项目204项,获批省级重点研发计划2项,推动多家企业与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等合作,累计获省科技奖19项。“在人才方面,不仅建立高层次人才信息库,我们还面向全国招募50名科技特派员,组成5个产业特派团,常年深入企业破解技术难题。”余伟说。

“此外,服务机制也在持续优化。”余伟说,该区“科贷通”助力企业最快25天获得贷款,2024年放贷超2.15亿元,为45家科技型企业缓解资金压力。科技分局如“店小二”一般提供从政策咨询到成果转化的一站式服务,真正让企业轻装上阵。

江西升华新材料有限公司生产车间辊道窑路,用作原材料(铁源和碳源)中试焚烧。

好模式,强企“回头客”越来越多

“科技服务入园”模式持续发力,为宜春经开区注入了强劲的创新活力。

余伟向记者展示了一组亮眼数据:2022年—2023年,园区规上工业R&D经费支出连续两年位居全省国家级开发区首位,2024年园区规上工业企业网上填报研发费用总额为9.75亿元,比重为2.43%,在江西国家级开发区排名第三;现有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达95家,累计获批高成长性企业17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累计入库近700家,近三年共引进40多个省级以上人才项目。

锂电新能源产业更是异军突起,2024年宜春市该产业营收超290亿元,碳酸锂产能占全国总产量的33%。正是因为好的科技服务,国轩电池二期、银汇新能源二期、恩格尔新材料二期等一批“回头客”在宜春经开区布局落子,形成火热的“二期”现象;晨希针织运动袜生产基地、赣兴精密制造公司建成投产;省级重大项目升华新材料新型高压实磷酸铁锂及配套主材一体化项目投产即达效……“一批体量大、业态优的大项目、好项目正迅速推进、落地开花。”宜春经开区相关负责人说,更可喜的是,今年上半年,亿元以上新项目纷至沓来,布局了多个新兴产业领域,源源不断为项目建设“强引擎”注入“源头活水”。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化‘五入园’模式,重点在完善科技分局考核激励机制、稳定人才队伍、促进更高水平产学研融合上下功夫,让科技服务的‘根系’在园区扎得更深更牢,为宜春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王方大说。

(图片由宜春市科技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