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八五”普法结硕果
发布时间:2025-11-17 18:31:42  来源:法治日报  作者:admin  点击:1468次

“八五”普法规划实施以来,浙江宁波紧扣中心大局和群众关切,推动社会大普法格局加快完善、公民法治素养有效提升、依法治理持续深化、法治文化稳步繁荣。

其间,宁波被列为浙江省唯一全国普法与依法治理联系点、依法治教试点城市。

推动机制创新

拓展普法场景

“在江北,做电商直播遇到法律问题,不用东奔西走,足不出户就能获得专业支持。”让宁波(前洋)直播中心的企业负责人如此评价的,正是去年6月启用的宁波市江北区法治E企服务中心。

作为宁波首个直播电商行业新时代法治实践站,中心融合了营商环境检察直通站、共享法庭北税e站、警企服务站等9个站点,通过部门轮驻、律师常驻,为直播电商企业提供“一站式”法治服务。中心启用以来,已高效服务数十家重点企业,成为宁波“大普法”格局中一个扎根行业、精准普法的前沿阵地。

宁波将普法作为依法治市的基础工程,以机制创新、资源整合、队伍筑基为抓手,推动普法从“活动化”走向“常态化”。

全市推行普法责任清单项目化运作,每年制定重点项目表,实行“年初列单、年中督单、年末销单”,实现“月月有活动、全年不打烊”。

五年来,宁波持续组织宪法、民法典等主题宣传活动,机关、院校、团体、社会组织协同发力,呈现出“一呼百应、齐声普法”的生动局面。

针对资源分散、主体单一等问题,宁波鼓励专业场馆融入法治元素,建成“双普”教育基地112个;联合高校、机构成立“宁波法治社会研究中心”,推出“法助共富工坊”等项目,拓展常态化普法场景。

“一琦普法工作室”“宁大法律大篷车”“慈小法”等一批普法品牌团队深入社区、学校、企业,成为群众身边的普法力量。

聚焦群体差异

实施精准普法

重阳节前夕,一场精准普法活动在宁波全域展开。通过“四明”云法庭与全市60余家“共享法庭”联动,千余名老年人在家门口观看了涉养老诈骗刑事案件的普法视频。

精准普法理念正深度融入宁波法治建设各环节。宁波既紧抓领导干部“关键少数”,示范引领全社会法治风尚;也聚焦青少年等重点群体,因需施教,推动法治教育走向差异化、精准化。

抓住“关键少数”,提升依法履职能力。严格落实领导干部任前法律知识考试、年度述法等制度,五年来全市规范组织新任市管领导干部法律知识考试30期、覆盖548人,以考促学筑牢依法履职根基。

护航“未来一代”,夯实青少年法治基础。市教育局、市司法局等七部门联合出台青少年法治教育提质行动工作方案,构建“校内+校外”“线上+线下”“普适+专属”教育体系;成立6家法治教育分级课程建设(教学)指导中心,推动各学段课程联动;培育“云法育苗”等35个法治校园品牌,将法治教育融入校本课程与文化研学。

关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打造身边法治空间。在外卖站点、快递网点、网约车司机聚集区设置法治“优享仓”,提供法律咨询与便民服务,让权益保障触手可及。

服务外来务工人员,构建“体系+数字”普法模式。上线“数智普法”应用,摄制劳动维权等公共课程,自2023年4月上线以来累计用户突破209万,学习人数逾202万,成为“新宁波人”的法治第一课。

面向涉外群体,创新口岸法治服务。升级“信鸽”涉外普法品牌,在宁波舟山港成立全国海港口岸首个新时代涉外法治实践站,通过登轮宣讲、政策解读、文化体验等方式面向国际海员开展普法交流,并开通普法直通车,破解海员登陆“最后一公里”难题。

聚焦象山影视城“象漂”群体,护航影视行业发展。组建影视行业“法律明白人”队伍,提供从入职引导到版权保护的全流程普法服务,助力产业良性成长。

“走心”也“走新”

丰富法治文化

在宁波鄞州气象科技馆,普法小使者“云宝”以数字化形象穿梭于各展区,通过H5微网页、微视频等形式,将法律知识生动呈现。一系列互动游戏,让孩子们在趣味中增强法治意识。

法治文化建设通过实体阵地、创新传播与文化融合,构建起多层次、有温度的法治文化生态圈,张人亚党章学堂等3个场馆阵地获评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基地,数量居全省第一。慈溪市打造宁波首个法治非遗文化馆,汇聚青瓷、麦秆画、花丝镶嵌等50余种非遗形式,生动诠释法治内涵。马灯调、宁波走书等传统曲艺也融入法治内容,走进城乡巷陌。

位于余姚横坎头村的浙东红色法治文化展馆成为热门打卡点,通过红色法治文化遗存实物、图片等展现浙东抗日根据地法治建设历程。

立足本土文化,宁波持续推出《税法三字经》《四世同堂》等轻量化法治文化作品,其中6部原创作品在司法部新媒体平台展播,推动法治文化走向全国。

激活基层细胞

焕发治理活力

“八五”普法期间,鄞州区创新打造“鄞法e站”数字平台,对乡村“法律明白人”实施全周期管理,提升基层数智治理能力。

鄞州区湾底村曾长期面临老年人上下楼难题。村委会计划加装电梯,遭到不少低层住户反对。僵持中,“法律明白人”忻宏斌在“鄞法e站”上找了多个类似案例,包括法院判决和其他小区的经验做法,推送至村委会微信群引导大家讨论,并与村法律顾问共同优化方案。在案例参考与专业支持下,村民的顾虑逐步消散,首批两部试点电梯投用后,全村一次性加装电梯67部。

平安法治擦亮幸福底色。一批立足本土、务实有效的乡村法治化改革举措在四明大地落地生根。

宁波持续推动普法与依法治理深度融合,通过多层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将法治融入平安建设。2021年5月1日,《宁波市法治乡村建设促进条例》的施行,以法治方式推动、保障法治乡村建设提质增效。“八五”普法期间,宁波创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16个,居全省前列;2023年、2024年,全国“法律明白人”示范培训班均落户宁波。(记者 王春 通讯员 王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