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得电力”再提升
日前,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印发《关于全面打造现代化电力营商环境的意见》,公司紧扣“获得电力”改革系列文件要求,第一时间宣贯、第一时间落实,升级“更便捷、更智能、更高质、更增值、更普惠、更阳光”的“六更”举措,全力打造国际一流的现代化用电营商环境,助力杭州打造营商环境最优市、民营经济强市。为了全面展现杭州提升“获得电力”服务水平的创新实践和丰硕成果,融媒体记者深入探寻“电等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模式、“数智电力best”金字招牌、超大城市全域供电可靠性管理样板等方面的新气象、新变化,记录掌灯人点亮璀璨钱塘、照亮美好生活的故事,描绘公司改革潮涌向前迈的坚定进程。
10月20日,在杭州城西未来科技城仓前街道褚家塘路旁,思看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新建的总部基地进入收尾阶段。
“预计11月下旬就能正式通电,提前了至少半年。”在生产车间内检查3D视觉数字化产品生产线组装调试进度的企业负责人祝小娟,看到国网杭州供电公司发送的通电短信后欣喜道。

▲国网杭州市余杭区供电公司员工到思看科技有限公司,以专人“一对一”全程跟踪,多地块临电“打包”式等服务,实现拿地开工“同步走”。张德峰 摄
思看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3D视觉数字化领域的全球化科技上市公司。2023年6月12日,该公司竞得位于杭州市余杭区的一宗工业用地,用于建设新的研发中心、总部大楼以及生产工厂,进一步扩充产能。
拿地当天,该地块的配电开关站建设事宜已被政府纳入该地块的“用地清单”承诺事项。国网杭州供电公司随即安排工作人员上门对接,提前确定开关站规模与建设责任,实现“企业用地规划”与“电力接入规划”无缝衔接。

▲国网杭州市余杭区供电公司员工到思看科技有限公司协助客户勘测制定新用地开关站电缆路径方案。张德峰 摄
“我们考虑到企业当前及未来的生产需求,和企业负责人共同商议,决定建设一座满足5000千伏安用电容量、适配智能制造设备高可靠供电要求的开关站。”国网杭州市余杭区供电公司工程管控班长吕锋说,“当天,电力配套工程与地块主体工程就同步进入了设计施工阶段。”
这种开关站“随地先设”、地块“带站出让”的模式,与传统“主体建完再建开关站”的做法相比,项目通电效率提升超过50%,所建的分界开关站还能支持多用户共享,为未来产业集聚预留充足电力空间。

▲国网杭州市余杭区供电公司员工和企业负责人沟通开关站建设。张德峰 摄
开关站建好了,电从哪里来?国网杭州供电公司早在区域规划阶段就推动政府将电力管沟纳入市政道路建设,形成“路网+管网+电网”同步建设模式。
“思看科技公司供电电缆所用的电力管沟,早在2021年就随仓褚家塘路的建设同步完成了预埋,上级变电站也在土地出让前与公共建筑同步建成。”吕锋说,“如今,只需敷上电缆即可通电,避免了反复开挖,工程总投资下降约20%。”

▲国网杭州供电公司在区域规划阶段就推动政府将电力管沟纳入市政道路建设。黄辉 摄
从变电站“土建先行”,到电力管沟“随路先建”,再到开关站“随地先设”,一个“先”字贯穿了国网杭州供电公司开展电力接入工程建设的全过程。配套建设“三先行”也成为国网杭州供电公司打造电力营商环境最优标杆、全面提升“获得电力”服务水平的鲜明特色和关键举措。
“目前,杭州所有新出让地块均已将配建开关站事宜纳入规划指标,实现新出让地块开关站‘应设尽设’,主城区公共道路10(20)千伏电力管网互联互通率超90%,绝大多数电力接入工程无需再建新管沟,整体建设时长压降约75%。”国网杭州供电公司营商服务中心主任吴梦遥表示。

▲国网杭州供电公司员工为企业电力接入工程敷设电缆。黄辉 摄
为了实现“电等企业”,国网杭州供电公司深化政电协同,实体化运行市县两级电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在政府土地规划之初、企业拿地之前,超前解决地块接电和企业用电所涉及的开关站落点难、外线路径建设难等接电难题,确保企业“竣工即通电”。
电力配套“三先行”打通了项目电力接入“地-站-线-变”全链条,成为杭州招商引资和土地出让的一大亮点。企业用电更省心,增强了企业的获得感、幸福感,也为杭州建设国家首批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提供了有力支撑。(供稿:雒震 张德峰)
